红墙股份降本增效 积极推动第二增长曲线

发布时间:2025-04-08 |   作者: 产品展示



描述:...

产品详细

  2023年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期,施工、新开工面积和投资近年整体呈下降趋势。2023年房地产施工面积同比下降7.20%,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40%,房地产开发累计投资额为11.09万亿元,同比下降9.60%。房地产行业的深刻调整直接引发混凝土外加剂需求量仍然疲软,致使行业整体业绩承压。红墙股份在年报中表示,多年深耕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已整合研发技术、综合管理及全国布局等优势,紧随行业变化调整经营策略,不以销售额增长为单一目标,而是以货款回收和保障利润为多重目标,同时采取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逐步发展优质客户,加强企业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等举措,实现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年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期间费用降低2,352.44万元,其中去年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1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5.52%;财务费用为-144.17万元,同比下降243.66%,年报表示是本期经营性贷款减少所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纯利润是7,613.08万元,同比增长21.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同比增长24.18%。

  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合成技术发展迅速,合成工艺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清洁化和绿色化,绿色环保的聚羧酸系外加剂已逐渐取代萘系外加剂。红墙股份具有单独设计聚羧酸外加剂原材料聚醚大单体能力,可以通过高分子结构设计手段,采用高新技术合成多功能性外加剂产品,不断满足下游市场多样化需求。聚羧酸外加剂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80项。红墙股份表示,此类研究预计能够提升现有产品性能,提升商品市场竞争力,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研报指出,随着中国混凝土预拌率的提升,预计我国混凝土外加剂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增长,高性能减水剂的市场状况也将得到一定的改善。红墙股份近年来开发出多款功能小单体,设计到聚羧酸分子结构中,改善了混凝土性能,开发出在高减水和高保坍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的高效聚羧酸减水剂。截至目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的基本工艺、环保等方面取得授权和已申请专利总共123件(其中发明专利80项),专利数量位列同行业公司前茅。

  另外,红墙股份还表示,公司在积极寻找并行发展领域,通过稳固外加剂行业地位,以现有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同时布局相关多元化精细化工产品,大力拓展企业未来发展格局。2023年10月18日红墙股份向不特定对象发行了总额为3.16亿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23年11月8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公司可转换债券,债券简称“红墙转债”,该笔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惠州市红墙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计划建设期2年,总投资6.61亿元。

  近年来随着“绿色节约型产业”集群化效应的日益凸显,红墙股份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明确以绿色、集约型产品为导向,基于“惠州市红墙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同步开展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大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醚多元醇和羟基酯等多品类产品研究开发,选择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细分产品作为开发重点。

  该项目选址所在地——大亚湾石化区是连续5年蝉联“中国化工园区30强”排名第一的化工产业园,也是目前全国少数同时具备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生产能力的国家级化工园区,减水剂聚醚、表面活性剂、丙烯酸羟基酯等产品的生产要依赖环氧乙烷的供应,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要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的供应,在大亚湾石化区可实现由园区内采购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保障项目所需原料的稳定供应。据悉,公司正推进与园区内惠州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持续获得环氧乙烷资源并开展精细化工产品合作。

  “惠州市红墙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顺利完工投产的线万吨丙烯酸羟基酯均为聚羧酸系减水剂原料,年产7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年产2万吨聚醚多元醇。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醚多元醇均为红墙股份新增产品,为该公司原产品的上游原材料相关这类的产品,有研报显示,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公司业务线扩展与产品结构优化,或能某些特定的程度提升公司纯收入能力。